成 果 曾 获 奖 励 情 况 |
获 奖 时 间 |
获 奖 种 类 |
获 奖 等 级 |
奖金数额 (元) |
授 奖 部 门 |
一、成果获奖 |
2022年 |
潍坊职业学院教学成果奖“四课堂融通、四进阶提升”培养现代园林工匠的 创新实践 |
院级 特等奖 |
20000 |
潍坊职业 学院 |
2009年 |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园林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
省级 三等奖 |
100000 |
山东省 教育厅 |
2009年 |
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园林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二等奖 |
50000 |
中国职教学会农村与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 |
2015年 |
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高职农林类专业提升服务专业发展能力研究与实践 |
二等奖 |
50000 |
中国职教学会农村与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 |
2017年 |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国外新优园林植物引种驯化及标准化扩繁体系构建与应用 |
二等奖 |
50000 |
山东省 教育厅 |
2011年 |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半夏种质资源保存、优良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 |
三等奖 |
30000 |
山东省 人民政府 |
2020年 |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滨海重盐碱地原土绿化彩叶植物引种快繁技术 研究 |
一等奖 |
100000 |
山东省 教育厅 |
二、学生大赛获奖 |
2017- 2019年 |
“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 赛项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
国家级 |
250000 |
教育部 |
2020- 2021年 |
“园艺”赛项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 |
国家级 |
200000 |
教育部 |
2010- 2021年 |
“艺术插花”等赛项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 三等奖3项 |
国家级 |
700000 |
教育部 |
2020年 |
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 “园艺”赛项优胜奖 |
国家级 |
100000 |
人社部 |
2020年 |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
国家级 |
100000 |
教育部 |
2010- 2021年 |
“园林景观设计”等赛项荣获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6项 |
省级 |
600000 |
山东省 教育厅 |
2017- 2020年 |
第45、46届世界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园艺赛项 一等奖2项 |
省级 |
100000 |
山东省 人社厅 |
2015- 2021年 |
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获奖26项 |
省级 |
210000 |
山东省 教育厅 |
三、承办大赛 |
2020- 2021年 |
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园艺赛项2次 |
国家级 |
3000000 |
教育部 |
2019年 |
承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园艺赛项 |
省级 |
500000 |
山东省 人社厅 |
2012- 2021年 |
承办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园艺等赛项5次 |
省级 |
3000000 |
山东省 教育厅 |
四、专业与实训基地建设 |
2020年 |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 ——园林技术、园艺技术、园林工程技术 |
国家级 |
- |
教育部 |
2020年 |
国家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滨海耐盐碱植物引种繁育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
国家级 |
- |
教育部 |
2017年 |
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专业群——农林类专业群 |
省级 |
5000000 |
山东省 教育厅 |
2011年 |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园林工程技术专业 |
国家级 |
3150000 |
教育部 |
2019年 |
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现代园林园艺专业群 |
省级 |
5000000 |
山东省 教育厅 |
2014年 |
山东省第一批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重点建设专业——园林技术专业 |
省级 |
5000000 |
山东省 教育厅 |
2013年 |
园林技术专业——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 基地项目 |
国家级 |
3600000 |
教育部 |
2005年 |
园艺技术专业——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 基地项目 |
国家级 |
3400000 |
教育部 |
五、教学资源建设 |
2021年 |
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潍坊职业学院智能装备实训基地 |
国家级 |
- |
教育部 |
2019年 |
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园林工程技术 |
国家级 |
- |
教育部 |
2016年 |
江南园林文化及造园技艺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子项目——造园联盟案例二 |
国家级 |
100000 |
教育部 |
2014年 |
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子项目 ——园艺技术 |
国家级 |
100000 |
教育部 |
2016年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花卉栽培》等3门 |
国家级 |
300000 |
教育部 |
2021年 |
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奖:《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第二版)》 |
国家级二等奖 |
100000 |
教育部 |
2020年 |
“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 第一主编《花卉栽培》 等4部 |
国家级 |
400000 |
教育部 |
2014- 2015年 |
“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 第一主编《园林植物保护》等5部 |
国家级 |
500000 |
教育部 |
2007- 2012年 |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第一主编《植物组织培养》等2部 |
国家级 |
200000 |
教育部 |
成果起止时间 |
起始:2009年 9 月 实践检验时间:5年 完成:2016年12月 |
主 题 词 |
四课堂融通;四进阶提升;三匠;现代园林工匠 |
一、成果简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园林产业是美丽中国、生态建设主阵地,园林人才是重要建设者。针对园林工匠特质培养不凸显、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性不强、校企育人资源集成度不高等问题,潍坊职业学院以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为载体,依托5项省部级课题,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育人机制等方面研究探索,2016年形成“三匠”园林人才培养改革方案,构建“四课堂融通、四进阶提升”人才培养新模式,经过5年应用推广,培养了大批满怀生态情怀、精于园林技艺、具有创新思维的现代园林工匠。 
厘定“三匠”人才培养目标。厘定工匠精神、园林技艺、服务与创新能力——三维度素养能力,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为具备“匠心、匠技、匠能”的高素质复合型现代园林工匠。提出“融合·至臻·善境”育人理念,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 实施“四课堂融通、四进阶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协同,“教学、生产、服务、科创”四课堂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专创融合,服务与教学融合。通过“掌握绿化基本技能、体验园林情境;精通造园技艺、锤炼工匠精神;熟练系统管护、深植绿色情怀;拓展美学修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善境思维”四阶段,学生“三匠”素养能力进阶提升,实现“准学徒-学徒-准工匠-工匠”的蝶变。 引入生产、服务和创新项目,构建“三化联动”教学体系。“三融三阶”模块化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双力并行”项目化实践教学体系,同步培养工匠精神软实力与造园技艺硬实力;“三协同”立体化双创教育体系,开展造园工艺改良、管养技术研发和创业活动。融入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线上线下、虚实结合”教学。 建立校企共建共享机制,保障产学服创一体化育人。依托省职教集团,行企校协同,共建共享生产、服务、科创项目库。项目进资源,共建“线上线下”优质教学资源;项目进团队,校企互兼互聘,培育结构化教学团队;项目进平台,共建“基地+园区+中心”育人平台。 五年来,输送现代园林工匠4200余人,就业对口率提升9%,三年后创业率达11%。学生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16项,培养省市技术能手、齐鲁工匠后备人才53人。师生改良新品种13项,技术服务10万余人次。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开发国家专业教学标准9个,惠及学生20余万人。成果被22所院校采用,辐射300多所院校,在国内外会议做报告25次,被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2次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受到时任教育部长肯定。 |
二、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针对精益精神、造园技艺、艺术审美等园林工匠特质培养不凸显问题,提出“融合·至臻·善境”人才培养理念,厘定“三匠”培养目标。 调研228家企业,厘定现代园林工匠培养目标:匠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匠技——营林造园的专业技艺,匠能——跨界融合的技术服务和创新能力。明晰绿色情怀、劳动精神等7项匠心要素;植物造景、绿地管养等10项匠技要素;智慧园林等4项匠能要素。 2.针对园林人才难以实现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技术服务和创新能力一体化培养问题,实施“四课堂融通、四进阶提升”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课堂、生产课堂、服务课堂、科创课堂“四课堂”融通。教学课堂:教学做一体,夯实绿化基本技能,体验园林情境。生产课堂:工学结合,真境实干,强化造园技艺,锤炼工匠精神。服务课堂:组建技术服务团队,服务城乡绿化,提升系统管养能力,深植绿色情怀。科创课堂:依托创新平台,开展技术研发和自主创业,拓展美学修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善境思维。汇聚355个生产、技术服务和创新项目,与教学项目融合,四课堂交互实施,实现“准学徒—学徒—准工匠—工匠”四进阶提升。 3.针对课程内容、实践教学与真实生产服务脱节问题,构建“模块化、项目化、立体化”三化联动教学体系,实施“线上线下、虚实结合”教学。 “三融三阶”模块化课程体系:思政、劳育、美育三融入,构建基础、专业、拓展三阶课程平台12个模块,将白浪河绿地养护、耐盐碱植物良种培育等技术服务和创新案例融入课程,实施课程改革。依托资源库、在线课程,课前线上自学,课中线上线下导学,课后现场操练。 “双力并行”项目化实践教学体系:引入苗圃生产、校园绿地施工与智能养护等项目,依托“虚实结合”实训基地,“基地体验—虚仿模拟—实境训练—跟岗顶岗实战”,同步培养工匠精神软实力与造园技艺硬实力。 “三协同”立体化双创教育体系:搭建协同创新平台,“课内外、活动与竞赛、线上线下”三协同,创研新工艺、新技术55项,开发专创融合课程5门、创业项目25个。 4.针对校企协同育人资源集成度不高问题,建立资源校企共建共享机制,保障产学服创一体化育人。 校企共建生产、服务、科创项目库,项目进资源、进团队、进平台。共建优质教学资源,建成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7门在线课程、11本国家规划教材。共建结构化教学团队,校企互兼互聘,培育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共建“基地+园区+中心”平台,建设国家级虚仿实训基地、26个校内外实训基地、15处省市科技示范园、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 |
三、成果的创新点 1.率先厘定“三匠”园林工匠培养目标,提出“融合·至臻·善境”人才培养新理念 厘定具备“匠心、匠技、匠能”的现代园林工匠培养目标,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营林造园的专业技艺、跨界融合的技术服务和创新能力三维度明晰21个要素内涵,凸显工匠精神、艺术审美、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创新等现代园林工匠特质培养,为高素质复合型园林人才培养提供目标遵循。提出“融合·至臻·善境”育人理念,塑造学生“人文、艺术、生态、自然和谐统一”的共同价值追求,在践行“两山”理论上有重大创新。 2.创新实施“四课堂融通、四进阶提升”人才培养模式 突破园林人才培养产学研用离散的做法,将生产、服务、创新项目融入教学过程,凸显技术服务和创新能力培养,打造“教学、生产、服务、科创”四课堂,产学服创一体化培养,能力四进阶提升。第一阶准学徒,学习绿化基础知识,校内模拟训练造园技艺,体验感知园林情境;第二阶学徒,深化专业知识,跟岗训练单项技能,锤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第三阶准工匠,训练造园管养综合技能,实情实境顶岗实践,深入景园,技术服务,深植绿色情怀;第四阶工匠,拓展创新解决问题能力,改良造园新工艺,研发管养新技术,开展创业实践,升华创造美、创造品质、合于自然的善境思维。人才培养核心理念形成论文《创建高水平实训基地 培养技能型人才》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表。 3.构建技术服务、技术创新融入课程改革新路径 丰富建构主义理论,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三融三阶”模块化课程体系,含艺术修养、花木生产、项目经营等12个课程模块,57门课程。将技术服务、技术研发、创新创业案例融入课程内容,任务驱动,实施案例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改革,服务和创新能力培养落实到每门课程实践。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纳入教学资源库,培训、服务行业企业,反向促进行业技术难题解决。课程改革理念形成论文《“互联网+”背景下“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改革与实践》发表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四、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人才培养质量居同类专业前列 为生态建设、品质城市建设、城乡绿化输送高素质园林工匠4200余人,就业对口率提高9%,三年后自主创业率达11%,毕业生遍及区域所有骨干园林企业,就业两年后95%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在校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三等奖8项;获国家“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省创新创业大赛获奖26项;培养省市技术能手、齐鲁工匠后备人才53人。培育中国林草产业创新英才赵庆柱,全国住建系统技术能手张建凯、商建新,齐鲁首席技师田洪波,省住建系统劳模陈平等优秀毕业生。 2.带动专业群实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建成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建设专业1个、国家骨干专业3个、省级高水平专业1个。建成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立项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参与2个,主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主编国家规划教材11本、获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 3.师生创新成果与技术服务成效突出 培育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4名。师生完成创新项目25项,改良新工艺55项,审定山东省林木良种13个,申请专利23项,科技成果转化受益3700余万元,为白浪河湿地建设、兄弟院校盐碱地绿化等开展技术服务项目200余项,服务10万余人次。教师录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50期,宣讲园林知识、解答技术难题、推广新技术等,惠及从业人员2000余万人。 4.引领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成果在国家、省级园林师资培训中向全国职业院校推广,培养模式在省职教集团、山东省农林行指委45个单位共享,被23所院校采用,以此培养模式指导兄弟院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4项。开发国家级专业教学标准9个,全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2个,出版国家规划教材,惠及学生20余万人。专业教学资源库上线人数达6342639人次,辐射职业院校和单位2107家。 5.产生良好社会效应和国际影响力 成果在世界职业教育大会等国内外会议上做报告25次,20国学员来校学习植物组培技术等案例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典型案例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教育部质量年报上展示推广。2次承办园艺赛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时任教育部长到大赛现场视察,连说三个“好”。建成3个园林类海外技术培训中心,输出5个课程标准和项目,培训海外人才1230人,为走出去企业培养人才2000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