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为适应科技发展、技术进步对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带来的新变化,顺应无人机装调检修、无人机植保、无人机巡检等行业智能化、规模化、多元化、规范化发展的新趋势,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无人机装配调试、飞行操控、检测维护等岗位(群)的新要求,不断满足无人机行业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推动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遵循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参照国家相关标准编制要求,制订本方案。
二、专业名称及代码
1.专业名称:无人机应用技术
2.专业代码:460609
三、入学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普通高级中学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四、修业年限
学制三年。
五、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
所属专业类 (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
职业类证书 |
装配制造大类(46) |
航空装备类(4606) |
通用航空生产服务(5621) |
无人机驾驶员(4-02-04-06)、无人机装调检修工(6-23-03-15) |
无人机装配调试、飞行操控、检测维护 |
1.CAAC无人机执照 2.UTC无人机应用技能培训证书 3.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证书 |
六、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通用航空生产服务等行业的无人机驾驶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等职业,能够从事无人机装配调试、飞行操控、检测维护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在系统学习本专业知识并完成有关实习实训基础上,全面提升知识、能力、素质,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群)需要的专业核心技术技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体上须达到以下要求:
1.德育目标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掌握与本专业对应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
(3)掌握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
(4)了解相关行业文化,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2.知识能力目标
(1)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等)、信息技术等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学习1门外语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
(3)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有适应本领域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需求的数字技能;
(4)掌握机械制图与CAD、电工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无人机导论与飞行法规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飞行法规,掌握无人机飞行原理、系统结构、飞控技术、任务载荷、检测维护等专业核心理论知识;
(5)具有识图、制图和编程能力,具有线路故障检测和排除能力;
(6)具有依据操作规范,对工业级无人机进行装配、标准线路施工、系统调试的能力;
(7)具有利用遥控器和地面站进行无人机模拟飞行、外场飞行、航线飞行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8)具有使用各种工具、检测设备和维修设备,对工业级无人机进行检测、故障分析和维护的能力;
(9)具有在植保、航拍、航测、巡检、物流、警用消防、应急抢险等行业应用中进行任务作业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10)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整合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综合素质目标
(1)掌握身体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至少1项体育运动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标准,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2)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形成至少1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3)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和劳动能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七、课程设置
构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素质拓展模块”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两部分。“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素质拓展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岗位迁移能力等,包括基本素质拓展、综合素质拓展、专业素质拓展选修三部分。
(一)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两部分。开设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概论、形势与政策教育、劳动教育、大学体育、高职英语、军事理论、国家安全教育、信息技术、大学语文等公共必修课,并设置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职业核心素养课程、社会科学课程、公共艺术课程、自然科学等公共选修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1 |
大学语文 |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要求掌握基础语文知识,提升阅读、写作和沟通能力,以适应职业需求。 |
2 |
高职英语 |
高职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夯实文化内涵,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沟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
3 |
高等数学 |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函数与极限、导数与微分、积分、常微分方程、级数等基础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定理和计算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
4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涵盖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道德规范、法治观念等板块。通过对理想信念的探讨,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借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剖析人生价值,助其明晰人生方向;讲解道德规范,培育良好品德;普及法治观念,让学生知法守法用法。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各板块知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素养,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德法兼修的新时代青年。 |
5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本课程内容包括毛泽东思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的探索;邓小平理论对改革开放的引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理论要点,明晰理论产生背景与实践意义,学会运用理论分析社会现象,提升政治素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 |
6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本课程主要讲授其创立背景、核心内容与历史地位。从时代之问切入,阐述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等催生理论的时代条件;详解“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等核心要义,涵盖治国理政各领域理念;点明这一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及对民族复兴的引领意义。要求学生精读原著、深入思考,把握理论体系逻辑,学会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
7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提升就业能力。教学内容包括自我认知(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职业环境分析(行业趋势、岗位要求)、职业目标设定、行动计划制定以及就业技能提升(简历撰写、面试技巧、职场礼仪)。课程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就业竞争力 |
8 |
大学体育 |
包括身体运动的基本知识,通过训练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掌握所选项目基本技能与规则,结合兴趣爱好选学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及太极拳。通过课程提升身体素质,并培养运动习惯、团队协作精神与体育精神。 |
9 |
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 |
以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的训练为主线,以学生的亲身体验活动为导向,以专题项目为载体,以学生的讨论与分享为主体,针对大学生的心灵维护、环境适应、自我认知、 自信心训练、学会学习、挫折应对、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恋爱与性、合理休闲、理性择业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角色扮演、心理游戏、讨论分享、自我剖析、自我体验、心理测试、心灵导航等方式进行训练,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
10 |
创新创业概论 |
本课程以培养、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为目的,课程类型包括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理论课程侧重传授创业知识,实践课程侧重培养创业意识和技能,实践课程侧重提供创业模拟演练。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了解国内外创新创业情况,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含义与分类;了解创业机会和创业机会判断的原则,理解市场需求的基本概念,掌握商业模式的基本概念及商业模式、明晰融资渠道,了解常见创业风险,并掌握基本的管理策略。 |
11 |
形势与政策 |
本课程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事实,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 |
12 |
劳动教育 |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三个方面。其中,日常生活劳动教育要让学生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强化自立自强意识;生产劳动教育要让学生体验工农业生产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增强产品质量意识,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服务性劳动教育要注重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技能,服务他人和社会,强化社会责任感。 |
13 |
信息技术 |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发展过程、计算机基本理论常识和基本应用技能,熟练运用办公软件完成文档编辑、数据管理及演示文稿制作等工作。本课程是一门基础知识面广且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能在了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同时,提高运用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
14 |
军事理论 |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国防内涵和国防历史,树立正确的国防观。熟悉国防法规、武装力量、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增强学生国防意识。了解我国国防体制、国防战略、国防政策以及国防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掌握正确把握和认识国家安全的内涵,理解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学生防间保密意识。熟悉深刻认识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军事力量及战略动向,增强学生忧患意识。 |
15 |
国家安全教育 |
本课程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科学指导,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引导大学生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强化责任担当,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公共任意选修课一览表
序号 |
课程类型 |
课程名称 |
开设学期 |
学分 |
学时 |
1 |
职业核心素养课程 |
领导力与团队建设 |
2、3 |
2 |
32 |
2 |
公共关系与现代礼仪 |
2、3 |
2 |
32 |
3 |
职场沟通 |
2、3 |
2 |
32 |
4 |
职业生涯规划 |
2、3 |
2 |
32 |
5 |
演讲与口才 |
2、3 |
2 |
32 |
6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
中华民族精神 |
2、3 |
2 |
32 |
7 |
中国茶文化 |
2、3 |
2 |
32 |
8 |
敦煌的艺术 |
2、3 |
2 |
32 |
9 |
孙子兵法 |
2、3 |
2 |
32 |
10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2、3 |
2 |
32 |
11 |
中国传统文化 |
2、3 |
2 |
32 |
12 |
中国现代文学赏析 |
2、3 |
2 |
32 |
13 |
古诗词鉴赏 |
2、3 |
2 |
32 |
14 |
乡村振兴 |
2、3 |
2 |
32 |
15 |
中国古建筑欣赏与设计 |
2、3 |
2 |
32 |
16 |
红色旅游与文化传承 |
2、3 |
2 |
32 |
17 |
戏曲鉴赏 |
2、3 |
2 |
32 |
18 |
社会科学课程 (其中,“四史” 课程必须选一门) |
中国共产党史 |
2、3 |
2 |
32 |
19 |
社会主义发展史 |
2、3 |
2 |
32 |
20 |
新中国史 |
2、3 |
2 |
32 |
21 |
改革开放史 |
2、3 |
2 |
32 |
22 |
创新中国 |
2、3 |
2 |
32 |
23 |
现代中国的文化和科技 |
2、3 |
2 |
32 |
24 |
公共艺术课程 |
摄影艺术 |
2、3 |
2 |
32 |
25 |
艺术鉴赏 |
2、3 |
2 |
32 |
26 |
舞蹈鉴赏 |
2、3 |
2 |
32 |
27 |
电影赏析 |
2、3 |
2 |
32 |
28 |
旅游演艺 |
2、3 |
2 |
32 |
29 |
音乐赏析(必选) |
2、3 |
2 |
32 |
30 |
美术赏析(必选) |
2、3 |
2 |
32 |
31 |
自然科学课程 |
生态文明 |
2、3 |
2 |
32 |
32 |
人工智能与信息社会 |
2、3 |
2 |
32 |
33 |
食品安全与健康饮食 |
2、3 |
2 |
32 |
34 |
考古与人类 |
2、3 |
2 |
32 |
35 |
数字影视编导与制作 |
2、3 |
2 |
32 |
36 |
化妆品赏析与应用 |
2、3 |
2 |
32 |
37 |
人工智能 |
2、3 |
2 |
32 |
38 |
科学运动与健康 |
2、3 |
2 |
32 |
(二)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包含以下主要教学内容:
1.专业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与CAD、C语言、单片机应用技术、无人机导论与飞行法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6门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1 |
电工电子技术 |
教学内容:包含电路的构成、基本物理量、状态、参考方向、理想电路元件;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等效电源定理等分析方法。有正弦交流电的概念、相量表示法,单一参数、串联、并联交流电路,交流电路的功率和功率因数。如半导体基础知识,二极管、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器、集成运算放大器、整流电路、直流稳压电源 教学要求:了解电路、磁路、半导体等基本概念和电气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掌握电路基本定律、定理和分析方法,以及常用电子元件和电路的性能、分析方法。 理解正弦交流电、三相电路、放大电路、逻辑电路等的特点和应用 |
2 |
机械制图与CAD |
教学内容:讲解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与规范;传授零件图、装配图绘制方法;介绍 AutoCAD 等软件操作,包括绘图、编辑、标注;涉及三维建模基础。 教学要求:能熟练绘制机械图纸,掌握 CAD 软件操作,具备识读机械图纸的能力。 |
3 |
C语言 |
教学内容:涵盖 C 语言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顺序、选择、循环程序结构,函数定义与调用,数组、指针等知识,以及程序调试方法。 教学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 C 语言语法规则,能够编写、调试 C 语言程序,实现数据处理、算法设计等功能,培养编程思维。 |
4 |
单片机应用技术 |
教学内容:单片机硬件结构、单片机的指令系统与编程、单片机的常见接口技术以及中断、定时器、串口通信等指令的应用,通过一个个的实例内容,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单片机的使用和编程。 教学要求:熟悉单片机概念,了解其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能够熟练使用单片机完成简单的最小系统任务(结合生活场景的物联网控制项目) |
5 |
无人机导论与飞行法规 |
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涵盖无人机基础知识、应用及飞行法规。基础知识部分会介绍无人机的定义、发展历程、系统组成与飞行原理,使学生了解其基本构造和飞行基础。应用方面聚焦于在农业、测绘、安防等多领域的应用场景与优势,让学生明白其实际用途。飞行法规会详细讲解相关法律政策、适航标准、空域管理及执照考取要求,确保学生依法依规操作无人机。 教学要求:在知识层面,要求学生掌握无人机的基本概念、系统原理和应用领域,理解飞行法规的核心要点。能力层面,需培养学生操作与维护无人机的实践技能,使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素质层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使其严格遵守法规,同时激发创新精神,鼓励探索新技术和新应用。 |
6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涵盖理论与实践。理论方面,会介绍传感器与控制科学的关系、组成与分类,检测技术的定义与作用,以及传感器的静态和动态特性;还会着重讲解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等常用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测量电路及应用;此外,也涉及传感器的标定、信号分析、误差处理等知识。实践部分则通过项目式教学,让学生进行电子秤制作、传感器位移测量电路设计、转速测量电路调试等操作 教学要求:知识层面,要求学生掌握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原理、特性和应用,熟悉检测系统的组成和设计方法,了解新型传感器的发展趋势。能力层面,需培养学生根据项目需求进行传感器选型、安装、调试、维护的能力,以及构建自动控制系统和处理检测数据的能力。素质层面,注重强化学生的工程伦理和安全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
2.专业核心课程:无人机结构与系统、无人机通信与导航、无人机行业应用技术、无人机操控系统与任务设备、无人机组装与调试、无人机维护技术等6门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理论学时第三学期在校内通过14周教学周集中教学,第四学期在校内通过10周教学周集中教学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
课程涉及的主要领域 |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开设课程名称 |
1 |
无人机结构与系统 |
① 根据装配手册,进行无人机整机及相应任务设备安装、调试等。 ② 根据无人机产品性能等相关要求,对无人机进行配件选型、制作及测试。 ③ 根据无人机产品性能,对无人机部附件进行改进设计 |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涵盖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理论上,先介绍无人机定义、分类、发展现状、系统组成及性能指标,让学生有宏观认知;接着讲解空气动力学基础,包括大气特性、物理参数等;之后阐述不同类型无人机(固定翼、多旋翼、无人直升机等)的结构与飞行原理、动力装置、航电系统以及其他系统 。实践方面,安排如不同机型的组装、调试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在知识层面,要求学生掌握无人机的结构、系统组成、飞行原理、动力装置、航电系统等核心知识,理解空气动力学等相关基础理论,了解其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能力层面,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具备识别、拆装、调试无人机的能力,能分析和解决飞行中的常见问题,为后续应用打基础。素质层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其成为“精操作、懂原理、善分析、能创新”的专业人才 |
无人机结构与系统 |
2 |
无人机行业应用技术 |
① 根据作业任务,控制无人机完成航拍、航测、农林植保、巡检、物流、警用消防、应急抢险等作业任务。 ② 整理、分析采集的数据,评价飞行结果和工作效果。 ③ 检查、维护、整理无人机及任务设备。 |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围绕无人机在多领域的应用展开。先介绍常见行业应用场景,如农业、测绘、安防、物流等。在农业应用中,会涉及无人机进行播种、施肥、喷药等操作的原理、方法及设备;测绘领域则包括地形测绘、三维建模等应用的技术流程、数据处理与分析。安防方面有巡逻监控、应急救援等应用要点,以及信息传输与处理技术。物流应用教学会涉及配送流程、载具设计与优化。此外,还涵盖无人机系统操作、维护、故障排除等实践技能,以及行业应用相关法规政策和安全规范。 教学要求:知识层面,要求学生掌握无人机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原理、方法和技术流程,熟悉相关法规政策和安全规范,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能力层面,培养学生操作无人机完成行业任务的实践能力,具备数据处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根据不同行业需求进行系统设计和优化的能力。素质层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使其能适应无人机行业应用的实际工作需求。 |
无人机行业应用技术 |
3 |
无人机维护技术 |
① 使用相关工具,根据故障诊断结果进行无人机维修。 ② 使用专用检测仪器及软件进行无人机各系统检测、故障分析和诊断。 ③ 使用专用检测工具和软件对修复后的无人机进行性能测试。 ④ 根据维护保养手册,对无人机各功能模块进行维护保养 |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全面且系统,涵盖维护理论、工具、各部件及系统维护等多方面。维护理论方面,讲解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包括指导思想、修理方式、航空装备大修和修理方法等,介绍定时、视情、监控等维修方式及原件修理、拆拼修理等方法,还涉及无人机动力系统、机体和航电设备的维护内容 。工具使用方面,介绍机械类、电工类常用工具及专用工具的使用与维护,使学生掌握无人机常用配件知识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维护理论框架、分类与概念,掌握常用工具和配件知识,熟悉无人机各部件(动力系统、机体、航电设备、飞控板、载荷、遥控器等)的结构、原理、常见故障及维护方法 |
无人机维护技术 |
4 |
无人机通信与导航 |
① 开展无人机通信实验与导航实验,掌握通信链路与导航设备的操作流程及数据处理方法。 ② 基于任务需求,规划无人机通信频段与导航模式,并完成飞行路径规划与参数设置。 ③ 分析无人机通信与导航系统的典型故障,利用检测设备进行问题排查与维护。 |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涵盖无人机通信与导航的基础与前沿知识。基础部分包括无线电技术,如无线电波的产生、传播特性与方式,天线作用、分类与性能指标,信号的调制发射、接收处理等;还包括通信和导航的基本概念、原理、时空基准、性能指标及现状。通信方面,会介绍不同划分方式下的无人机通信类型,如按传输手段分为电台、蜂窝、WiFi、卫星中继和电缆通信等;也会讲解通信设备、工作模式、典型应用及未来新技术与发展趋势。导航部分,详细阐述卫星导航、惯性导航、无线电导航、图形匹配导航、地磁导航、视觉导航等的原理、系统构成、误差分析、增强系统及应用场景,还会涉及导航系统的组合应用 教学要求:知识层面,要求学生掌握无人机通信与导航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熟悉相关设备、系统和算法,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前沿趋势。能力层面,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进行无人机通信与导航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护,具备一定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素质层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保障无人机的安全飞行和可靠运行。 |
无人机通信与导航 |
5 |
无人机操控系统与任务设备 |
① 根据无人机操控需求,进行各类低空无人机(旋翼、固定翼等)的操控模拟、姿态模拟练习以及室内外场地操控。 ② 依据任务要求,对无人机任务设备(如航空摄影、农林植保设备等)进行功能测试、操作及应用。 ③ 针对无人机地面控制站,完成硬件设备安装调试、相关设备平台使用,并遵循操作规范。 |
教学内容:介绍无人机操控基础理论,如定义、分类、发展缘起、趋势及操控技术;再讲解飞行原理,涵盖飞行动力学、多旋翼飞行原理等;还会涉及飞行控制系统,包含概述、模式、原理、控制律等;以及信息传输系统,如功能、组成、机载与地面测控系统等。同时,介绍航空气象与飞行安全知识。不同类型无人机的操控技术训练也在教学范围内,如模拟飞行、旋翼机操纵、垂直起降固定翼操控、地面站操控等。此外,还会讲解任务设备,如航空摄影、农林植保、载激光雷达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要求:知识层面,要求学生掌握无人机操控系统与任务设备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熟悉相关法规政策和安全规范,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前沿趋势。如理解无人机飞行原理、控制系统、导航系统、通信系统等核心知识,熟悉不同任务设备的特点和应用场景。能力层面,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进行无人机操控系统的操作、调试和维护,掌握任务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例如,学生应能熟练进行无人机的起飞、降落、飞行、任务执行等操作,能对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素质层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保障无人机的安全飞行和可靠运行。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其未来在无人机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
无人机操控系统与任务设备 |
6 |
无人机组装与调试 |
① 按照无人机组装手册,完成多旋翼、固定翼等无人机整机及机载设备的安装。 ② 根据无人机性能要求,对无人机配件进行选型,并完成组装后的调试与测试。 ③ 依据实际组装调试情况,对无人机部附件进行改进优化。 |
教学内容:无人机组装与调试教学内容丰富且具有系统性。首先是理论知识部分,涵盖无人机的基础概念、分类、法规要求,其结构与系统包括动力、控制、通信导航、任务载荷等系统的知识,以及安全规范、常用工具材料和电子元器件选型等内容。其次是组装技术,包括机械装配,如机架、动力系统安装和机械连接技术;电气装配,如飞控系统调试、遥控器与接收机校准等。最后是调试实践,有飞控调试、遥控器通道配置和故障排查等,还会涉及多旋翼、固定翼、无人直升机等不同类型无人机的组调,以及 DIY 多旋翼无人机项目,部分课程还会引入企业真实项目 教学要求:知识层面,要求学生掌握无人机的结构、系统、组装和调试的理论知识,熟悉相关法规和安全规范,了解行业发展趋势。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装调工具进行无人机机械和电气装配的技能,使其掌握调试方法和故障排查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不同类型无人机的组装与调试任务,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素质层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创新思维,为从事无人机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
无人机组装与调试 |
3.专业实践课程:包括单项技能实训、综合能力实训、生产性实训,以及认识实习、岗位实习。
专业核心课程实践学时第三学期通过4周项目实践教学集中完成,第4学期通过8周项目实践教学集中完成。
专业实践环节类别 |
实践内容 |
实践周数 |
实训 |
单项技能实训 |
项目1:全机拆装与静平衡校准项目实训 |
2周 |
项目2:RTK高精度定位项目实训 |
1周 |
项目3: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验证项目实训 |
1周 |
综合能力实训 |
项目1:无人机应用技术综合实训 |
8周 |
项目2:无人机检测维修综合实训 |
5周 |
项目3:无人机装配综合实训 |
5周 |
项目4:无人机控制综合实训 |
4周 |
实习 |
岗位实习 |
岗位实习(一) |
5周 |
岗位实习(二) |
19周 |
4.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摄影技术(含后期处理)、无人机航拍与数据处理、GPS定位技术、无人机管控与反制系统、无人机植保技术、无人机巡检技术等6门课程。
5.毕业设计:
理论综合笔试:涵盖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核心知识,题型含选择、判断、填空、简答与案例分析。
实操限时考核:在规定的空域和时间内,完成起飞、悬停、航线飞行、降落等动作,考察学生对无人机操控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增加对无人机故障排查和修复的考核环节,例如设置一些常见的故障点,让学生进行排查和修复。
毕业作品:作品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体现学生对无人机应用技术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可以结合当前行业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提出技术改进。
(三)素质拓展模块
素质拓展模块主要包括基本素质拓展、综合素质拓展和专业素质拓展选修,包括以下教学内容:
基本素质模块:入学教育、国防教育与军训、毕业教育、劳动实践、大学生安全教育等5个模块。
综合素质拓展模块:社团活动、人文素质讲座、劳动教育讲座、 体育实践、 社会实践、艺术实践、大学生创业特训营等7个模块。
专业素质拓展选修课程:技能大赛、电工证(五级/初级)、CAAC无人机执照、UTC无人机应用技能培训证书、ASFC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执照和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证书等六个模块。
(四)相关要求
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和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发挥思政课程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在思政课程中有机融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相关内容;结合实际落实课程思政,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
开设安全教育(含典型案例事故分析)、社会责任、绿色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现代管理、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并将飞行安全规范、隐私保护伦理、数据安全责任、绿色环保应用(如农业植保减药增效)、航空航天奋斗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有关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开设无人机植保技术和无人机管控与反制系统等特色课程;组织开展德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
八、教学安排
(一)时间分配表
学期 周 数 项目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合计周数 |
一 |
二 |
一 |
二 |
一 |
二 |
课程教学 |
15 |
17 |
14 |
10 |
0 |
0 |
56 |
入学教育、军训 |
2 |
|
|
|
|
|
2 |
劳动实践 |
|
1 |
|
|
|
|
1 |
专业实训模块 |
|
|
4 |
8 |
14 |
|
26 |
岗位实习 |
|
|
|
|
5 |
19 |
24 |
毕业教育 |
|
|
|
|
|
1 |
1 |
职业技能(资格)、1+X证书考试、技能大赛辅导 |
贯穿于4个学期,每学期1学分,不计入总学时。 |
|
|
|
假期 |
1 |
1 |
1 |
1 |
1 |
|
5 |
考试 |
1 |
1 |
1 |
1 |
|
|
4 |
合计 |
19 |
20 |
20 |
20 |
20 |
20 |
119 |
(二)教学环节统计表(总计2984学时,157学分)
课程类别 |
学时 |
学分 |
占总学时比例 |
占总学分比例 |
|
理论 |
实践 |
|
理论 |
实践 |
|
公共基础课程 |
公共必修课程 |
415 |
217 |
39 |
13.39% |
7.00% |
24.84% |
公共选修课程 |
140 |
0 |
8 |
4.52% |
0.00% |
5.10% |
小计 |
555 |
217 |
47 |
17.90% |
7.00% |
29.94% |
专业课程 |
专业基础课程 |
162 |
162 |
20 |
5.23% |
5.23% |
12.74% |
专业核心课程 |
267 |
81 |
21 |
8.61% |
2.61% |
13.38% |
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拓展课程) |
69 |
19 |
5 |
2.23% |
0.61% |
3.18% |
专业实践课程 |
0 |
1452 |
50 |
0.00% |
46.84% |
31.85% |
专业综合能力考核 |
0 |
0 |
2 |
0.00% |
0.00% |
1.27% |
小计 |
498 |
1714 |
98 |
16.06% |
55.29% |
62.42% |
素质拓展课程 |
基本素质 |
0 |
0 |
5 |
0.00% |
0.00% |
3.18% |
综合素质拓展 |
0 |
0 |
7 |
0.00% |
0.00% |
4.46% |
专业素质拓展选修 |
0 |
0 |
0 |
0.00% |
0.00% |
0.00% |
小计 |
0 |
0 |
12 |
0.00% |
0.00% |
7.64% |
总学时(学分)数 |
1053 |
1931 |
157 |
33.97% |
62.29% |
100.00% |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见附表
九、师资队伍
按照“四有好老师”“四个相统一”“四个引路人”的要求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
(一)队伍结构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0:1,“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数比例不低于60%,高级职称专任教师的比例不低于20%。能够整合校内外优质人才资源,选聘行业机构高级技术人员担任行业导师,组建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建立定期开展专业(学科)教研机制。
本专业群现有专业教师15人。专业群教师均具有高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和本专业高级技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技术职称,实践能力强,在企业一线有实践工作经历。
(二)专业带头人
原则上应具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副高及以上职称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通用航空生产服务等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主持专业建设、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教科研工作和社会 服务能力强,在本专业改革发展中起引领作用。
(三)专任教师
①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②原则上具有无人机专业或机械类、自动化类等相关专业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③具有一定年限的相应工作经历或者实践经验,达到相应的技术技能水平;
④具有本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
⑤能够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和资源;
⑥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等教法改革;
⑦能够跟踪新经济、新技术发展前沿,开展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
⑧专业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机构或实训基地锻炼,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机构实践经历;
(四)兼职教师
主要从无人机应用技术相关行业企业聘任技能大师、劳动模范、能工巧匠等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一般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高级工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了解教育教学规律,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专业教学任务。
十、教学条件
(一)教学设施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实验室、实训室和实习实训基地。
1.专业教室
具备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条件。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具有互联网接入或无线网络环境及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安防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外实验、实训场所
建立无人机制作及仿真实训(实验)室、无人机模拟飞行实训(实验)室、无人机装调实验、实训室,配备3D打印机、无人机模拟飞行实训平台、固定翼无人机等设备设施,实验、实训环境与设备设施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实训项目注重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同时,配备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含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技师),建立无人机仿真、拆装、模拟飞行操作规范、耗材管理制度、实训考核评价办法实验、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确保能够顺利开展无人机模拟仿真、无人机拆装、3D打印等实验、实训活动。
无人机制作及仿真实训(实验)室
功能:适用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机械制图与CAD、C语言、无人机结构与系统等课程的实践教学。
主要设备装备标准:
序号 |
设 备 名 称 |
用途 |
单位 |
基本配置 |
适用范围(职业鉴定项目) |
1 |
3D打印机 |
主要承担无人机结构与系统、无人机维护技术等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任务及建模设计师培训任务 |
5 |
高精度光固化工业级打印机 |
无人机驾驶员、植保无人机技师、无人机航拍工程师、无人机测绘工程师 |
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软件系统 |
UG、AUTOCAD软件 |
Proteus、KEIL软件 |
Proteus 7.7 sp2 40个点 |
2 |
部附件检测及测试设备 |
5 |
飞机仪电系统综合测试设备、检测软件 |
3 |
无人机制作加工设备 |
5 |
金属材料、磨具、加工材料等 |
4 |
微机(包括微机桌) |
40 |
CPU 类型:Intel酷睿I7 16GB 320GB 19′液晶 |
5 |
多媒体教学设备(带微机、投影仪) |
1 |
带微机、投影仪、幕布、功放 |
6 |
其他 |
|
交换机、微机桌、讨论桌、凳子 |
无人机模拟飞行实训(实验)室
功能:适用于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无人机结构与系统等课程的实训教学。
主要设备装备标准:
序号 |
设 备 名 称 |
用途 |
单位 |
基本配置 |
适用范围(职业鉴定项目) |
1 |
模拟飞行实训平台 |
主要承担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无人机仿真技术等课程的实训 |
50 |
LGAI-BCW03型 无人机模拟飞行训练系统,包括多旋翼、固定翼及复合翼 |
无人机驾驶员(中级)无人机航拍工程师 |
2 |
飞行半物理仿真设备 |
|
以Matlab/Simulink为核心建立飞行器动力模型、飞行动力模型实施仿真。 |
3 |
微机 |
|
CPU类型:Intel 酷睿I5 六核8GDDR4 320GBPCIe 17′液晶 |
4 |
无人机遥控指令操作终端 |
2 |
对接无人机模拟仿真系统、WIF配置 |
5 |
交换机 |
10 |
H3C S3100-26T-SI-AC |
6 |
服务器 |
1 |
英信 NF190DS |
7 |
实训室管理系统 |
1 |
快捷管理实训室、查询和统计数据 |
8 |
多媒体教学设备 |
1 |
NEC NP1000+ |
9 |
其他 |
|
交换机、微机桌、讨论桌、凳子 |
无人机装调实训(实验)室
功能:适用于无人机结构与系统、无人机组装与调试、无人机维护技术等课程的实践教学。
主要设备装备标准:(按一个标准班40人配置)
序号 |
设备名称 |
用途 |
单位/数量 |
基本配置 |
适用范围(职业鉴定项目) |
1 |
固定翼无人机 |
主要承担无人机结构与系统、无人机维护技术、无人机操控技术及任务设备等课程的实训教学 |
40 |
电动固定翼迪卡斯龙、油动固定翼迪卡斯龙、固定翼训练机、固定翼Fms |
无人机驾驶员 无人机航拍工程师 |
2 |
旋翼无人机 |
40 |
直升机600、直升机700、直升机800、多旋翼450、多旋翼520、多旋翼550 |
3 |
航拍无人机 |
40 |
大疆精灵4p、大疆御、大疆悟2、大疆M600 |
4 |
植保无人机 |
40 |
MG1S植保机 |
5 |
遥控器 |
40 |
T14遥控器、10J遥控器、乐迪遥控器、天地飞8遥控器 |
6 |
电池 |
40 |
3300mah(3S)、5400mah(4S)电池、2200mah(3S)电池、10000mah(6S)电池、2600mah(6S)电池、电池块 |
5 |
镜头 |
|
Z3镜头、X4S镜头 |
无人机操控训练实训(实验)室
功能:适用于无人机操控、无人机通信与导航等课程的实践教学。
主要设备装备标准:(按一个标准班40人配置)
序号 |
设备名称 |
用途 |
单位/数量 |
基本配置 |
适用范围(职业鉴定项目) |
1 |
无人机实训室室内场地建设 |
主要承担无人机操控、无人机通信与导航、无人机行业应用 |
1 |
建筑面积约70m2,可容纳25人,配备无人机操控实训所需要无人机室内训练场地、专业航拍无人机、四旋翼室外训练机、六旋翼室外训练机、视觉寻迹无人机、室内自主超声避障无人机等教学设备。 |
无人机驾驶员 无人机航拍工程师 |
2 |
地面站系统 |
1 |
上屏:15.6寸 下屏:12.1寸 处理器:i5 内存:4G内存 硬盘:128G固态硬盘 智能控制地面站可以操控飞行器、机载拍摄设备,实时观看回传视频、观测飞行器状态和接收传输回来的视频; 智能控制地面站精巧轻便带15寸高亮度显示屏幕,实时观看视频图像及飞机姿态信息; 智能控制地面站12寸触摸屏,实时显示飞行状态; 智能控制地面站开机自动检查飞行器及自身伺服器状态; 智能控制地面站可控制机载摄像机和云台角度。 |
3 |
充电器 |
2 |
UNA9充电器、Charger充电器 |
4 |
平衡充 |
2 |
智能操作 |
5 |
帐篷 |
2 |
网格帐篷 |
6 |
风向标 |
10 |
3300mah(3S)、5400mah(4S)电池、2200mah(3S)电池、10000mah(6S)电池、2600mah(6S)电池、电池块 |
校外实训基地
序号 |
实训基地名称 |
主要实训项目 |
所需实训设备 |
实训指导及实训实习管理模式 |
1 |
济南易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无人机组装调试 |
无人机组装设施设备 |
企业工程师+校内教师巡回指导管理 |
2 |
济南四维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
无人机故障检修 |
无人机 |
企业工程师+校内教师巡回指导管理 |
3 |
济南赛尔科技有限公司 |
无人机航拍测绘 |
无人机及机载设备 |
企业工程师+校内教师巡回指导管理 |
3.实习场所基本要求
符合《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对实习单位的有关要求,经实地考察后,确定合法经营、管理规范,实习条件完备且符合产业发展实际、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与学校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单位成为实习基地,并签署学校、学生、实习单位三方协议。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未来就业需求,实习基地应能提供无人机装配调试、飞行操控、售前售后技术服务、行业应用、检测维护等与本专业对口的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无人机相关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学校和实习单位双方共同制订实习计划,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实习单位安排有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开展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完成实习质量评价,做好学生实习服务和管理工作,有保证实习学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依法依规保障学生的基本权益。
(二)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和《滨州科技职业学院教材管理办法》,经过规范程序选用教材,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和国家优秀教材。专业课程教材应体现本行业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新形态,并通过数字教材、活页式教材等多种方式进行动态更新。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办法、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无人机云系统数据规范、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无人机组装与调试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驾驶员培训及执照管理办法等。及时配置新经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管理方式、新服务方式等相关的图书文献。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无人机飞行操控演示、组装调试操作、故障诊断分析音视频素材、无人机结构与系统、无人机维护技术、无人机组装与调试等教学课件、植保/电力巡检/航测/应急抢险等行业应用数字化教学案例库、飞行模拟/故障诊断/任务规划/多机协同虚拟仿真软件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十一、质量保障
(1)建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吸纳行业组织、企业等参与评价,并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接受教育督导和社会监督,健全综合评价。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堂评价、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资源建设等质量保障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到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2)完善无人机专业教学管理机制,强化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教学运行管理。定期针对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无人机实训课程实施、校企合作项目化教学开展诊断与改进;建立无人机操作安全巡课、无人机维护课堂听课、无人机仿真教学评教、无人机拆装实训评学等制度。联合行业龙头企业构建无人机拆装一体化和无人机驾驶飞行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双导师督导机制,严格规范实训操作流程与安全标准。定期组织无人机创新设计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推动教学内容与自动驾驶、图像识别等前沿产业需求深度对接。
(3)教研室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集中备课制度,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议,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建立基于无人机及相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十二、毕业要求
(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目标和培养规格,完成规定的实习实训,全部课程考核合格或修满学分,准予毕业。
(2)在课程修习方面,要求修完无人机组装与调试、无人机结构与系统、无人机通信与导航、无人机操控系统与任务设备等专业核心课与无人机航拍、无人机植保等拓展课;学业成绩上,专业课程平均分达60分且实训课实操考核合格;实践经历需完成无人机综合实训项目、无人机装配综合实训项目等;职业素养以安全规范操作、团队协作等企业实习评价为依据;综合素质通过创新设计竞赛、技能证书获取等多元考核,让学生在毕业前达到最低取得157学分,其中公共基础领域47学分,专业学习领域110学分(选修课程、综合素质拓展课程、顶岗实习与毕业考试、大学生创业特训课程等学分计入专业学习领域),确保毕业要求达成。
(3)接受职业培训取得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证书等学习成果,经学校认定,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学历教育学分;达到学业要求的,可以取得相应的学业证书。
十三、其他说明
专业素质拓展选修模块包括技能大赛、所考取的专业相关职业技能(资格)证书、1+X 证书等,不计入课内学时与总学分,但可与本专业学分为3-6 分的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学分置换,且一个证书仅能置换一门相关专业核心课程。
(1)可用于置换学分的证书范围包括:符合企业实际岗位入职要求的资格证书如特种作业操作证、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1+X目录内证书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等认定的其他专业相关证书。如电工证(五级/初级)、CAAC无人机执照、UTC无人机应用技能培训证书、ASFC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执照、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证书等。
CAAC无人机执照:由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直接颁发,是唯一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级无人机驾驶资质,依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强制要求商业飞行必须持证。该执照分为视距内驾驶员、超视距驾驶员和教员证三个等级,涵盖航拍、测绘、农业植保等全行业应用场景,需通过理论、实操及综合问答考试。
UTC无人机应用技能培训证书:由大疆联合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分会(CATA)推出,专注于大疆无人机在航拍、农业植保、测绘等领域的操作技能认证。属于行业培训证书,培训周期短(5-7天),适合快速上岗,但法律效力低于CAAC执照,仅限大疆生态内认可。
ASFC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执照:由中国航空运动协会(ASFC)颁发,原为航空模型运动资格认证,后扩展至轻型无人机操作。分为少年级至特级五个等级,考核多旋翼、固定翼等机型的基础飞行技能,适用于业余爱好者或体育赛事,但商业飞行需配合CAAC执照使用。
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证书:由人社部2021年发布,属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为初级至高级技师五级,考核无人机装配、调试、维修等技能。持证者可从事制造、售后维修等岗位,是技术类职业资格认证,全国通用且可申领补贴。
(2)可用于置换学分的技能大赛范围为: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山东省技能兴鲁技能大赛等与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相关的省级及以上技能竞赛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技能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