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崇惟志 业广惟勤

厚德自强 求实创新

明礼精技 知行合一

教学科研
人才培养
滨州科技职业学院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5级适用)
发布时间:2025-10-28来源: 访问量:

二0二五年五月

一、概述

为适应科技发展、技术进步对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带来的新变化,顺应交通运输服务等行业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高铁服务等岗位(群)的新要求,不断满足新时代交通服务高质量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推动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遵循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参照国家相关标准编制要求,制订本方案。

二、专业名称及代码

1.专业名称:高速铁路客运服务

2.专业代码:500113

三、入学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普通高级中学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四、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为三年,以修完规定学分为准,实行弹性学制。

五、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职业类证书

交通运输大类 (50)

铁道运输类(5001)

铁路旅客运输(531)

铁路列车乘务员(4-02-01-02)

列车值班员、列车长等岗位

红十字救护员证书(初级)(必考)、高铁乘务员证(选考)、铁路客运员资格证书(选考)

铁路车站客运服务员(4-02-01-03)

客运值班员、售票值班员、铁路车站综控员等岗位

车站值班员资格证(选考)、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管理员证(选考)

六、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交通运输行业的列车乘务、车站客运服务等职业,能够从事客运服务、安全应急及组织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高铁服务行业的安检、乘务等职业,能够从事高铁服务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1.德育目标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掌握与本专业对应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

(3)掌握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

(4)了解相关行业文化,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5)工作勤奋、业务熟练,熟练掌握票务操作、旅客引导、应急处置等实务技能;

(6)贯彻“人民铁路为人民”宗旨,践行“三要”“四心”“五主动”原则(主动迎送、耐心倾听、细心服务)。

2.知识能力目标

(1)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等)、信息技术等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学习1门外语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

(3)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有适应本领域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需求的数字技能;

(4)熟悉高速铁路客运安全管理相关规定和突发应急处理知识;

(5)熟悉高速铁路客运组织基本理论及客运服务的知识;

(6)掌握高速铁路线路站场、动车组、通信信号等运输设备知识的相关知识;

(7)掌握国内外高速铁路运营组织基本情况、高速铁路客流组织方法和综合运输计划等相关知识。

3.综合素质目标

(1)掌握身体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至少1项体育运动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标准,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2)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形成至少1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3)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和劳动能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4)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整合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确保在面对旅客多元诉求及突发状况时,能始终保持冷静理智的心态,妥善高效地处理各类问题;

(6)强化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注重与旅客沟通时以清晰精准的语言传达信息。着重培育团队协作精神,深刻理解各岗位紧密关联、互为支撑的协同逻辑,树立全局服务意识。

七、课程设置

构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素质拓展课程”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两部分。“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素质拓展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岗位迁移能力等,包括基本素质拓展、综合素质拓展、专业素质拓展选修三部分。

(一)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两部分。开设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概论、形势与政策教育、劳动教育、大学体育、高职英语、军事理论、国家安全教育、信息技术、大学语文等公共必修课,并设置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职业核心素养课程、社会科学课程、公共艺术课程、自然科学等公共选修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1

大学语文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要求掌握基础语文知识,提升阅读、写作和沟通能力,以适应职业需求。

2

高职英语

高职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夯实文化内涵,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沟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3

思想道德与法治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涵盖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道德规范、法治观念等板块。通过对理想信念的探讨,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借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剖析人生价值,助其明晰人生方向;讲解道德规范,培育良好品德;普及法治观念,让学生知法守法用法。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各板块知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素养,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德法兼修的新时代青年。

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本课程内容包括毛泽东思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的探索;邓小平理论对改革开放的引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理论要点,明晰理论产生背景与实践意义,学会运用理论分析社会现象,提升政治素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本课程主要讲授其创立背景、核心内容与历史地位。从时代之问切入,阐述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等催生理论的时代条件;详解“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等核心要义,涵盖治国理政各领域理念;点明这一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及对民族复兴的引领意义。要求学生精读原著、深入思考,把握理论体系逻辑,学会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6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提升就业能力。教学内容包括自我认知(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职业环境分析(行业趋势、岗位要求)、职业目标设定、行动计划制定以及就业技能提升(简历撰写、面试技巧、职场礼仪)。课程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就业竞争力

7

大学体育

包括身体运动的基本知识,通过训练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掌握所选项目基本技能与规则,结合兴趣爱好选学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及太极拳。通过课程提升身体素质,并培养运动习惯、团队协作精神与体育精神。

8

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

以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的训练为主线,以学生的亲身体验活动为导向,以专题项目为载体,以学生的讨论与分享为主体,针对大学生的心灵维护、环境适应、自我认知、 自信心训练、学会学习、挫折应对、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恋爱与性、合理休闲、理性择业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角色扮演、心理游戏、讨论分享、自我剖析、自我体验、心理测试、心灵导航等方式进行训练,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9

创新创业概论

本课程以培养、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为目的,课程类型包括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理论课程侧重传授创业知识,实践课程侧重培养创业意识和技能,实践课程侧重提供创业模拟演练。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了解国内外创新创业情况,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含义与分类;了解创业机会和创业机会判断的原则,理解市场需求的基本概念,掌握商业模式的基本概念及商业模式、明晰融资渠道,了解常见创业风险,并掌握基本的管理策略。

10

形势与政策

本课程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事实,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

11

劳动教育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三个方面。其中,日常生活劳动教育要让学生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强化自立自强意识;生产劳动教育要让学生体验工农业生产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增强产品质量意识,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服务性劳动教育要注重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技能,服务他人和社会,强化社会责任感。

12

信息技术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发展过程、计算机基本理论常识和基本应用技能,熟练运用办公软件完成文档编辑、数据管理及演示文稿制作等工作。本课程是一门基础知识面广且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能在了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同时,提高运用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13

军事理论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国防内涵和国防历史,树立正确的国防观。熟悉国防法规、武装力量、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增强学生国防意识。了解我国国防体制、国防战略、国防政策以及国防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掌握正确把握和认识国家安全的内涵,理解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学生防间保密意识。熟悉深刻认识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军事力量及战略动向,增强学生忧患意识。

14

国家安全教育

本课程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科学指导,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引导大学生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强化责任担当,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任意选修课一览表

序号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开设学期

学分

学时

1

职业核心素养课程

领导力与团队建设

2、3

2

32

2

公共关系与现代礼仪

2、3

2

32

3

职场沟通

2、3

2

32

4

职业生涯规划

2、3

2

32

5

演讲与口才

2、3

2

32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中华民族精神

2、3

2

32

7

中国茶文化

2、3

2

32

8

敦煌的艺术

2、3

2

32

9

孙子兵法

2、3

2

32

10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2、3

2

32

11

中国传统文化

2、3

2

32

12

中国现代文学赏析

2、3

2

32

13

古诗词鉴赏

2、3

2

32

14

乡村振兴

2、3

2

32

15

中国古建筑欣赏与设计

2、3

2

32

16

红色旅游与文化传承

2、3

2

32

17

戏曲鉴赏

2、3

2

32

18

社会科学课程

(其中,“四史” 课程必须选一门)

中国共产党史

2、3

2

32

19

社会主义发展史

2、3

2

32

20

新中国史

2、3

2

32

21

改革开放史

2、3

2

32

22

创新中国

2、3

2

32

23

现代中国的文化和科技

2、3

2

32

24

公共艺术课程

摄影艺术

2、3

2

32

25

艺术鉴赏

2、3

2

32

26

舞蹈鉴赏

2、3

2

32

27

电影赏析

2、3

2

32

28

旅游演艺

2、3

2

32

29

音乐赏析(必选)

2、3

2

32

30

美术赏析(必选)

2、3

2

32

31

自然科学课程

生态文明

2、3

2

32

32

人工智能与信息社会

2、3

2

32

33

食品安全与健康饮食

2、3

2

32

34

考古与人类

2、3

2

32

35

数字影视编导与制作

2、3

2

32

36

化妆品赏析与应用

2、3

2

32

37

人工智能

2、3

2

32

38

科学运动与健康

2、3

2

32

(二)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拓展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服务礼仪与形体训练、铁路卫生防疫与急救、铁道概论、铁路客运运价基础、高速铁路客运设备设施、铁路旅客服务心理等6门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名称及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1

服务礼仪与形体训练

(一)(二)

①了解服务礼仪的基本原则与职业形象标准要求。

②理解形体训练对提升服务质量的促进作用。

③掌握服务岗位标准化仪容仪表规范与形体姿态要求。

④熟悉各类服务场景中的礼仪规范与沟通技巧。

⑤具备运用数字化工具提升礼仪服务水平的能力。

⑥掌握客户接待、投诉处理等专项服务场景的礼仪应对策略。

2

铁路卫生防疫与急救

①了解铁路常见传染病类型及传播途径,铁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流程等。

②理解铁路卫生防疫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

③掌握铁路车站卫生防疫管理,列车卫生防疫管理,铁路职工健康防护,铁路急救应急处置等的组织实施。

3

铁道概论

①了解铁路运输系统的基本构成,铁路线路、机车车辆等基础设施的分类与功能等。

②理解现代铁路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③掌握铁路运输组织管理,铁路行车调度指挥,铁路客货运输业务,铁路安全运营管理等的运作流程与基本规范。

4

铁路客运运价基础

①了解铁路客运运价体系构成,票价计算基本规则,特殊票种优惠政策等。

②理解铁路客运运价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票价制定与调整中的应用。

③掌握铁路客运票价计算,票价执行管理,票价优惠方案制定,票价投诉处理等的具体操作流程。

5

高速铁路客运设备设施

①了解高速铁路车站基本布局,动车组列车主要设备配置,客运服务设施分类及功能等。

②理解智能化客运服务系统在高铁车站及列车中的集成应用。

③掌握高铁车站客运设备管理,动车组客运设施维护,智能服务系统操作,应急设备使用等的作业规范与操作流程。

6

铁路旅客服务心理

(一)(二)

①了解旅客出行心理需求特点,铁路旅客服务心理学基本概念等。

②理解不同旅客群体的差异化心理特征与服务需求。

③掌握铁路旅客服务过程中的心理沟通技巧与情绪管理方法。

④熟悉旅客投诉心理分析与服务补救策略。

⑤具备运用服务心理学知识优化服务流程的能力。

⑥掌握特殊情境下(如晚点、突发情况等)旅客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技巧。

2.专业核心课程:铁路旅客运输组织、铁路客运规章、铁路旅客运输服务管理、铁路客运安全与应急、智能高速铁路服务技术、高速铁路行车组织、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等7门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基本要素及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课程涉及的主要领域

1

铁路旅客运输组织(一)

(二)

①铁路车站票务、旅客进站、候车、乘降、行包运输及特殊情况处理等组织工作。

②铁路列车旅客乘降、运送及特殊情况处理等组织工作。

③铁路站车交接及其他关联部门协同作业组织。

①了解铁路旅客列车车次编排及编组,铁路快运组织等。

②理解铁路客运数字化管理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③掌握铁路客运站务工作组织,铁路客运乘务工作组织,铁路站车协同工作组织,铁路客户服务组织等。

铁路旅客运输组织

2

铁路客运规章

①铁路车站按规定办理售票、改签、退票、旅客运输合同变更、出站口不符合乘车条件业务及行包运输等工作。

②铁路列车办理补票、补签、途中旅客运输合同变更及不符合乘车条件业务等工作。

③铁路站车处理旅客携带品超范围工作。

①了解铁路跨境旅客运输有关规定。

②理解铁路车票的发售、退票及旅客运输合同变更的办理规定,旅客不符合乘车条件的处理规定。

③掌握旅客运输合同订立、变更、终止及违约等手续办理,铁路职工乘车证业务,铁路旅客携带品及行李、包裹运输业务等。

铁路客运规章

3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管理

(一)

(二)

①铁路车站旅客实名验证、进站候车、站台乘降、出站组织等服务工作。

②铁路列车旅客旅行全面服务、重点照顾、处理特殊旅客服务需求工作。

③铁路处理旅客投诉站车服务质量问题工作。

①了解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监督管理。

②理解铁路旅客运输服务工作理念、服务设计及品牌建设,旅客服务心理等知识。

③掌握铁路旅客站车服务组织工作,服务质量规范,服务技巧及服务质量问题投诉处理等。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管理

4

铁路客运安全与应急

(一)

(二)

①铁路站车保证旅客运输全过程安全工作。

②铁路站车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工作。

③铁路站车旅客人身伤害事故处理。

④铁路客运站车各种客运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置。

⑤协助铁路客运事故的调查处理。

①了解站车设备设施安全基础知识。

②理解高速铁路客运安全案例分析。

③掌握铁路劳动安全及旅客运输作业安全,防火安全及电器安全,防恐防暴处理,携带品查堵及处理,旅客人身伤害事故处理,站车非正常情况应急处置等。

铁路客运安全与应急

5

智能高速铁路服务技术

①铁路互联网候补售票、车站自动验证验票、检票等工作。

②AI机器人自动解答旅客问讯工作。

③铁路为旅客提供旅行全程全方位信息服务工作。

④铁路客运信息数字化管理、全面共享及创新业务流程再造工作。

①了解客票系统的基本架构、功能和应用;自动售、检票系统应用。

②理解铁路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的基本架构、功能和应用。

③掌握旅客服务系统,客运管理信息系统,站车无线交互系统的架构、主要功能及应用等。

智能高速铁路服务技术

6

高速铁路行车组织

①高速铁路车站接发列车作业。

②动车组的调车作业,动车组以外的调车作业。

③列车调度指挥。

①了解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的原则。

②理解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与列车运行图。

③掌握高速铁路车站作业组织、灾害天气行车、事故救援等。

高速铁路行车组织

7

铁路运输收入管理

①铁路车站票据出入库、管理、交接、现金支票出入柜、缴解款工作。

②铁路车站收入票据填写工作。

③铁路车站进款管理、保管、存汇工作。

④铁路列车票款及收入管理工作。

⑤协助收入稽查的收入检查工作。

①了解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原则。

②理解铁路旅客运输收入及其构成。

③掌握铁路客货运输票据管理,运输费用的核收与结算,运输收入进款管理,运输收入监督检查,运输收入事故处理,运输收入信息与计算机管理等。

铁路运输收入管理

3.专业实践课程:包括单项技能实训、综合能力实训、生产性实训,以及认识实习、岗位实习。

专业实践课程类别内容及周数

专业实践环节类别

实践内容

实践周数

实训

单项技能实训

项目1:高速铁路安检实训项目

4周

项目2:高速铁路乘务实训项目

4周

综合能力实训

形体实训模块(高铁)

2周

化妆实训模块

2周

高速铁路客户沟通实训模块

2周

高速铁路餐饮服务业务实训

4周

高速铁路客运安全实训

4周

实习

认识实习

高铁运营服务岗位

5周

岗位实习

客运安全、乘务实训

19周

4.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拓展课程):铁路餐饮服务、茶艺与茶文化、轨道交通安全检查、铁路旅游地理、公共关系与沟通技巧、化妆与职业形象设计等8门课程。(基于课程考核等级评定标准,证书考取可与相应学期选修课程进行学分置换)

5.专业综合能力考核:

(1)本专业学生毕业完成本方案所有规定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任务,成绩合格。

(2)本专业学生参加实习并提交符合要求的实习鉴定,完成毕业考试并成绩合格。

(三)素质拓展课程

素质拓展课程主要包括基本素质拓展、综合素质拓展和专业素质拓展选修,包括以下教学内容:

基本素质模块:入学教育、国防教育与军训、毕业教育、劳动实践、大学生安全教育等5个模块。

综合素质拓展课程:社团活动、人文素质讲座、劳动教育讲座、体育实践、社会实践、艺术实践、大学生创业特训营等7个模块。

专业素质拓展选修课程:铁路餐饮服务、茶艺与茶文化、轨道交通安全检查、铁路旅游地理、公共关系与沟通技巧、化妆与职业形象设计等8个模块。

(四)相关要求

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和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发挥思政课程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在思政课程中有机融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相关内容;结合实际落实课程思政,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

开设安全教育(含典型案例事故分析)、社会责任、绿色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现代管理、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并将铁路实际案例与事故等有关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开设铁路餐饮服务、茶艺与茶文化、轨道交通安全检查、铁路旅游地理等特色课程;组织开展德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

八、教学安

(一)时间分配表

学期

周数

项目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合计周数

课程教学

15

18

17

18

0

0

68

入学教育、军训

2

0

0

0

0

0

2

劳动实践

0

0

1

0

0

0

1

专业实训模块

0

0

0

0

14

0

26

岗位实习

0

0

0

0

5

19

24

毕业教育

0

0

0

0

0

1

1

职业技能(资格)、1+X证书考试、技能大赛辅导

贯穿于4个学期,每学期1学分,不计入总学时。

0

0

0

假期

1

1

1

1

1

0

5

考试

1

1

1

1

0

0

4

合计

19

20

20

20

20

20

119

(二)教学环节统计表(总计2908学时,157学分)

课程类别

学时

学分

占总学时比例

占总学分比例

理论

实践

理论

实践

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

357

215

35

38.10%

10.91%

22.29%

公共选修课程

128

0

8

13.66%

0.00%

5.10%

小计

704

215

43

75.13%

10.91%

27.39%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184

206

24

19.64%

10.45%

15.29%

专业核心课程

190

304

28

20.28%

15.42%

17.83%

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拓展课程)

76

100

10

8.11%

5.07%

6.37%

专业实践课程

0

1140

38

0.00%

57.84%

24.20%

专业综合能力考核

0

0

2

0.00%

0.00%

1.27%

小计

450

1750

102

48.03%

88.79%

64.97%

素质拓展课程

基本素质

0

0

5

0.00%

0.00%

3.18%

综合素质拓展

0

0

7

0.00%

0.00%

4.46%

专业素质拓展选修

0

0

0

0.00%

0.00%

0.00%

小计

0

0

12

0.00%

0.00%

7.64%

总学时(学分)数

937

1971

157

100.00%

100.00%

100.00%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见附表1

九、师资队伍

按照“四有好老师”“四个相统一”“四个引路人”的要求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

(一)队伍结构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0:1,“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数比例不低于60%,高级职称专任教师的比例不低于20%。能够整合校内外优质人才资源,选聘行业机构高级技术人员担任行业导师,组建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建立定期开展专业(学科)教研机制。

(二)专业带头人

校内专业带头人是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出身,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在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有丰富的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管理和运营经验;精通高速铁路客运、安检、餐饮以及防疫与急救等知识与技能,能指导专业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改革,开展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相关科研和社会服务,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三)专任教师

①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②原则上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③具有一定年限的相应工作经历或者实践经验,达到相应的技术技能水平;

④具有本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

⑤能够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和资源;

⑥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等教法改革;

⑦能够跟踪新经济、新技术发展前沿,开展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

⑧专业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机构或实训基地锻炼,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机构实践经历。

(四)兼职教师

主要从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相关行业企业聘任技能大师、劳动模范、能工巧匠等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一般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高级工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了解教育教学规律,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专业教学任务。

十、教学条件

(一)教学设施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实验室、实训室和实习实训基地。

1.专业教室

具备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条件。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具有互联网接入或无线网络环境及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安防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外实验、实训场所

建立高速铁路客运乘务实训室、化妆和形体实训室、茶艺实训室,配备高铁模拟舱、安检门、二等车二联不旋转座椅、教官室、广播系统、高铁餐车、化妆桌椅、形体杆、茶艺教学桌椅和茶具等设备设施,实训环境与设备设施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实训项目注重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同时,配备实训指导教师,建立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确保能够顺利开展实训活动。

高速铁路客运乘务实训(实验)室

功能:用于课内实训和专周训练,系统结合学校专业教学要求,用于教师组织学生提供客运实训、安检实训、货运实训、客票销售实训,40人的标准配置。

主要设备装备标准:

序号

设备名称

用途

单位

基本配置

适用范围(职业鉴定项目)

1

二等车2联不旋转

座椅2+3

客运服务

座位

60

红十字救护员证书

高铁乘务员证

铁路客运员资格证书

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管理员证

2

冷热水和灭火瓶存放柜

客运服务

5

3

教官室

客运服务

2

4

吧台

餐饮服务

2

5

显示屏安装架

客运服务

2

6

安检门

安检服务

2

7

手持金属探测器

安检服务

10

8

高铁餐车

餐饮服务

1

9

折叠培训椅带桌板

客运服务

30

10

LED显示屏+电脑

客运服务

1

11

急救箱

安全应急

4

12

防疫包

安全应急

6

13

模拟假人

安全应急

2

14

应急梯

安全应急

2

15

防护手套

安全应急

6

16

护目镜

安全应急

4

17

对讲机

安全应急

4

18

储物柜

客运服务

1

19

投影仪、幕布

客运服务

1

20

插排

客运服务

4

21

模拟舱

客运服务

1

22

一等客舱

客运服务

1

23

一等客舱座椅

客运服务

20

24

厨柜

客运服务

1

25

水池

客运服务

1

26

内嵌式消毒柜

客运服务

1

27

微波炉

客运服务

1

28

咖啡壶

客运服务

2

29

蹲便器

客运服务

1

30

洗手台

客运服务

1

31

卫生间紧急呼叫按钮

客运服务

1

32

车厢前侧设置电动塞拉门

客运服务

1

33

一等座后面设置屏蔽门

客运服务

1

34

二等座前面设置屏蔽门

客运服务

1

35

左右两侧车窗

客运服务

2

36

标牌

客运服务

2

37

内部列车信息显示器

客运服务

2

38

外部列车信息器

客运服务

2

39

19英寸壁挂安全视频播放器

客运服务

1

40

光学烟感器

客运服务

2

41

标志灯

客运服务

2

42

客舱地板光带

客运服务

2

43

排风系统

客运服务

1

化妆和形体实训(实验)室

功能:完成高速铁路职业形象塑造过程中的形体、礼仪、才艺、表情等项目实训。

主要设备装备标准:

序号

设备名称

用途

单位

基本配置

适用范围(职业鉴定项目)

1

化妆桌椅

职业形象设计

60

高铁乘务员证

铁路客运员资格证书

2

把杆

形体训练

5

3

瑜伽垫

形体训练

60

4

多层储物柜或镜柜

职业形象设计

5

5

落地镜面墙

职业形象设计

4

6

音响系统

形体训练

1

7

体脂秤

形体训练

2

8

投影仪

职业形象设计

1

茶艺实训(实验)室

功能:完成高速铁路职业中所需茶艺技能等项目实训。

主要设备装备标准:

序号

设备名称

用途

单位

基本配置

适用范围(职业鉴定项目)

1

茶艺教学座椅

礼仪接待

60

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

(初级、中级、高级)

2

商务座沙发桌椅

礼仪接待

6

3

茶具

礼仪接待

60

4

茶渣桶

礼仪接待

30

5

大桶装水

礼仪接待

10

6

屏风

礼仪接待

4

7

密封罐

礼仪接待

20

8

茶叶标本柜

礼仪接待

2

9

审评杯碗

礼仪接待

2

10

消毒柜

礼仪接待

2

校外实训基地

序号

实训基地名称

主要实训项目

所需实训设备

实训指导及实训实习管理模式

1

青岛地铁站

高速铁路乘务、安检、餐饮服务、防疫与急救业务

安检X光机、安检台、安检柜、吧台、急救箱

1.遵守实训实习管理规定;

2.执行实训实习计划;

3.填写定岗实习日志。

2

北京北站

高速铁路乘务、安检、餐饮服务、防疫与急救业务

安检X光机、安检台、安检柜、吧台、急救箱

1.遵守实训实习管理规定;

2.执行实训实习计划;

3.填写定岗实习日志。

3

济南东站

高速铁路乘务、安检、餐饮服务、防疫与急救业务

安检X光机、安检台、安检柜、吧台、急救箱

1.遵守实训实习管理规定;

2.执行实训实习计划;

3.填写定岗实习日志。

4

淄博北站

高速铁路乘务、安检、餐饮服务、防疫与急救业务

安检X光机、安检台、安检柜、吧台、急救箱

1.遵守实训实习管理规定;

2.执行实训实习计划;

3.填写定岗实习日志。

5

德州东站

高速铁路乘务、安检、餐饮服务、防疫与急救业务

安检X光机、安检台、安检柜、吧台、急救箱

1.遵守实训实习管理规定;

2.执行实训实习计划;

3.填写定岗实习日志。

6

滨洲站

高速铁路乘务、安检、餐饮服务、防疫与急救业务

安检X光机、安检台、安检柜、吧台、急救箱

1.遵守实训实习管理规定;

2.执行实训实习计划;

3.填写定岗实习日志。

3.实习场所基本要求

符合《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对实习单位的有关要求,经实地考察后,确定合法经营、管理规范,实习条件完备且符合产业发展实际、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与学校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单位成为实习基地,并签署学校、学生、实习单位三方协议。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未来就业需求,实习基地应能提供乘务员、安检员等与本专业对口的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学校和实习单位双方共同制订实习计划,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实习单位安排有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开展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完成实习质量评价,做好学生实习服务和管理工作,有保证实习学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依法依规保障学生的基本权益。

(二)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严格依照国家相关规定及《滨州科技职业学院教材管理办法》,通过规范流程开展教材选用工作,优先遴选国家规划教材与国家优秀教材。专业课程教材需充分彰显本行业的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新形态,同时借助数字教材、活页式教材等多元形式实施动态更新,确保教材内容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切实满足专业教学需求。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轨道交通运输服务礼仪》《旅客餐饮服务与管理》《铁路客运组织与服务》《高速铁路客运安全与应急处置》《化妆与职业形象设计》《铁路乘务人员工作实务》《高速铁路设施设备》等,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学术期刊和有关服务规范类、运营管理层面、职业素质方面类图书等。及时配置新经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管理方式、新服务方式等相关的图书文献。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十一、质量保障

(一)建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吸纳行业组织、企业等参与评价,并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接受教育督导和社会监督,健全综合评价。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堂评价、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资源建设等质量保障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到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二)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日常教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三)教研室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集中备课制度,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议,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建立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十二、毕业要求

(一)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目标和培养规格,完成规定的实习实训,全部课程考核合格且修满学分,准予毕业。

(二)参加规定的毕业实习,提交符合要求的实习鉴定、毕业设计成绩合格。

(三)接受职业培训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证书等学习成果,经学校认定,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学历教育学分。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红十字救护员证书》为毕业必考项目,未取得证书者不予颁发毕业证书,达到学业要求的,可以取得相应的学业证书。

十三、其他说明

凡在省级及以上教育、科技或文化体育等行政主管部门主办的职业技能竞赛、课程竞赛、科技制作竞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学院认定的竞赛中获奖者,经学生申请、二级学院审核、教务与科研处批准,可置换相应课程学分。

奖项级别及学分置换标准

项目

级别

获奖等级

学分置换标准

证明材料

学科技能、

创新创业、

科技制作大赛

世界级

一等奖

16

获奖证书或相关佐证材料

二等奖

12

三等奖

8

国家级

一等奖

12

二等奖

8

三等奖

6

省级

一等奖

6

二等奖

4

三等奖

2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铁客运服务项目)

省级

一等奖

6

二等奖

4

三等奖

2

铁路客运员资格证书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可置换《铁路旅客运输组织(一)(二)》课程学分

礼仪资格证

中国形象礼仪协会等专业礼仪机构

可与《服务礼仪与形体训练(一)(二)》课程置换学分

说明:1.团体将成员学分以统计个人学分标准认定。

2.本表列出的最高项为一等奖,最低项为三等奖。如设立的最高奖为特等奖,则按照相应级别的一等奖置换学分,以此类推。如设立优秀奖,则按照相应级别的三等奖置换。

最新新闻